平顺县西沟村国土总面积30500亩,耕地1080.86亩,林地26700亩,辖 9个自然庄,709户,1909口人,组织设置党总支,6个党支部,12个党小组,122名党员。近年来,西沟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西沟考察调研时的殷殷嘱托,大力传承和弘扬李顺达、申纪兰的劳模精神,以学习运用“千万工程”为抓手,利用西沟特有红色资源,建设红色村庄,持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,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,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。
传承红色基因,续写红色西沟新篇章
西沟村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把红色资源利用好、把红色传统发扬好、把红色基因传承好”的重要指示精神,将西沟展览馆、金星峰、老西沟、李顺达旧居、革命岩等红色资源串珠成链、以线带面,全力建设红色村庄,打造没有围墙的党性教育基地。在顺达路,把习总书记重要指示、鱼鳞坑和“栽活一棵、不愁一坡”的造林精神植入乡村建设、融入乡风文明;在金星峰,新建党性教育基地展厅和共和国勋章广场,重点展陈西沟村史、党史;西沟展览馆以西沟村80多年的发展和变迁为缩影,全面展示申纪兰和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共同拼搏奋斗,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战太行、绿太行、富太行、美太行的发展历程。目前,西沟村建有西沟大讲堂、西沟会堂、人大代表联络站等各类培训阵地10个,编排有教学课程和各类文艺节目20余个,收集整理各类书籍教材50余种,有专职讲解员12名,曾长期工作、生活在老劳模身边的党员干部讲解员15名,每年新考取大学生在入学前集中接受劳模文化的熏陶,西沟小学及周边学校全部开设劳模课程,每一个西沟人都能讲述劳模故事,人人都是西沟的推介员、讲解员,听党话、跟党走,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、励精图治、开拓进取的基因在西沟代代相传、蔚然成风。
发展特色产业,激发强村富民新业态
西沟村坚定不移实施“特”“优”战略,推动一二三产业全链条融合发展,实现特色产业遍地开花,处处结果,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壮大。西沟村采取“棚上发电、棚下种植”模式,发展农光互补香菇大棚70个65亩,清洁能源与农业发展立体开发;纪兰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全链条发展沙棘、潞党参产业,研发沙棘原浆和党参饮、红参饮、双参饮等多种药食同源产品,为中药材深加工开辟了新战场;太子龙服饰有限公司发挥龙头企业和扶贫车间带动作用,有效解决了闲置妇女劳动力就业问题,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;潞麻农业和潞麻山庄盘活利用闲置旧厂房,生产“火麻籽”保健食用油、“菜籽”双低食用油,发展特色餐饮和民宿;西沟国际旅行社拥有旅游大巴40辆,导游20人,年转运游客30万人次。同时,西沟村还积极推行以工代赈模式,优先吸纳脱贫不稳定户、边缘易致贫户、其他农村低收入群体参与“千万工程”项目建设,有效激发了群众关心支持乡村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。在龙头企业和项目引领下,直接和间接带动600名群众就近就地稳定就业,年人均增收8000元,带动西沟及周边村发展旱地蔬菜、食用菌种植200余亩,潞党参、连翘、沙棘、黄芩、柴胡、山桃等中药材面积达到4000余亩。2023年西沟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86万元,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800元。
提升人居环境,建设生态宜居新农村
西沟村瞄准“村庄建在林中,公园建在村中,房屋建在园中”美丽乡村建设目标,新增绿地面积4000平米,新建5个主题公园,1个生态停车场,12处微景观,深入推进农村厕所、垃圾、污水“三大革命”,农村卫生厕所达到100%,铺设污水管网5000米,实行垃圾不落地管理,拆除残垣断壁6处,铺设路沿石1200余米,修复房屋外立面32000平米,完成弱电线路入地1000余米,新建县城至西沟劳模东路、平顺县公共体育场,改造提升老西沟红色旅游路、顺达路,推进刘家地自然庄地质灾害治理,完成西沟村防汛抗旱调节水池修缮改造,西沟小学操场提升改造,李顺达故居修缮等工程,全村基础设施持续提档升级,一个“看得见山,望得见水,记得住乡愁”的美丽乡村跃然而生。
牢记嘱托担使命,感恩奋进再出发。西沟村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上下合力、干群同心、狠抓落实,在学习运用“千万工程”经验的火热实践中,努力交出一份“走在前、走在先”的西沟答卷,奋力谱写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西沟新篇章。
Copyright © 2002-2022 广告代理:山西轩明文化传媒发展有限公司 人员查询
晋ICP备16005275号-10 电子邮件: zgsxfcw@163.com 法律顾问:北京天平律师事务所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